紀昌華是原油廠機械分廠支部書記,現為油廠小區支部書記。小區房屋“老破小”,危房較多。因臨江風大,為了居民的安全,他每月義務巡查3-5次,有時半夜起來排查危房。他積極走訪聯系油廠老職工,動員住戶搬出危房,免費幫助居民搬家安置。
周啟亮1970年進入油廠,從班長做到油廠廠長。在小區危房拆遷時,因部分居民不愿搬家,他率先收拾家中衣物帶頭搬,承受著巨大壓力和非議,但他只是笑笑,并不辯解,因為他始終堅守著一個老廠長、老黨員肩上的責任和擔當。
潘協剛退伍不褪色,服務群眾是他的人生信條。小區危房拆遷時,他主動拉起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,幫助居民騰退場地,聯系占道車主移車,深得居民信任。
李從貴既是黨員,又是退伍軍人。他主動擔任小區義務安檢員,負責危房的安全巡查,小區環境衛生監督,還定期打掃樓棟衛生。他積極向鄰里宣傳危房拆遷政策,耐心勸導安撫不理解的居民。
蔡夏芬是油廠的老職工,她患胸腺癌兩年多,但樂觀積極,不斷追尋人生價值,善做女性居民工作,是鄰里間熱心解憂的知心人。她協助社區做好拆除登記工作,宣傳解讀政策,幫助協調勸導居民搬家。
曹茂香曾是勞模和技術骨干,在老油廠職工中有很大影響力。他對油廠的情況如數家珍,社區經常向他了解小區的歷史變遷情況,對挖掘小區文化底蘊、凝聚油廠職工合力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汪澤平曾是油廠技術科老科長。作為小區的一份子,他牽掛小區環境問題,積極建議改造口袋公園,增加老年人活動空間。他憂心危房阻礙消防通道,積極勸解居民搬遷。
胡新迎是江城社區黨委副書記,自2014年到現在,她見證了油廠小區的巨大變化。自油廠危房拆除項目啟動以來,她上門入戶摸排小區住戶信息,逐一聯系居民告知拆除政策,勸導居民搬遷。
李仁姣是江城社區黨委書記,在油廠小區共同締造項目推進過程中,她上門入戶征求意見、收集問題,為居民講事實、擺道理,邀請律師宣講危房留存危害,協調43戶居民騰退;以問卷調查匯集民意,發動居民眾籌建口袋公園。